中医养生 当前位置: 首页>>中医养生
中医药知识读本(2023-02期)

人人需要了解的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在不少人心中却总是带点神秘色彩,对它有许多的好奇。今天我们也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小知识,和你一起揭开中医药的面纱。

中医药有什么特点?

简,是因时制宜,选择操作简便实用的方式,如刮痧、拔罐、针灸等;

便,是因地制宜,随地取材,如树根、树皮、花、草等;

廉,是因人制宜,不浪费人力和物力,成本低;

验,是有效,中医药多年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经方、验方和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另外,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在未病先防、养生保健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中医药是“慢郎中”,不能治急病?

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只要辨证准确,中医药疗效非但不慢,而且效如桴鼓。如有些急性腰扭伤,中医只需针刺12个穴位便能缓解疼痛。

 

看中医一定是老中医更好?

老专家当然好,但找老专家就诊也有不足哦。老专家具有临床经验丰富、诊治思路宽、易得到患者信任等优势。但也因此,老专家门诊患者更多,导致留给每一位患者的时间可能不够充分,进而造成医生没有足够时间向患者解释用药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饮食调理的内容。这正是年轻人的长处,同时年轻医生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善于结合现代医学,结合辨病证治辩疗疾病。

 

什么情况下适合找中医就诊?

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疾病、疼痛性疾病、慢性疾病、情志性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

 

选传统中药饮片还是现代中药配方颗粒剂?

传统的中医药可不意味着饮用方式也必须传统。具体来看,配方颗粒既保留了原中药饮片的性味归经功效,又祛除了中药饮片的农药残留,严格控制重金属含量,具有剂量准确、高效安全、保存服用方便等优势。但是配方颗粒忽视了合煎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传统中药饮片在煎煮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能改变药液的PH值,具有增效降毒的作用。

在临床选择时对于工作繁忙、经常出差的患者可优先选择中药配方颗粒。对中药煎煮有一定掌握、有充足的时间去煎煮中药的患者可选择传统中药饮片。

 

中药煎煮有哪些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煎煮前应充分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同时缩短煎煮时间,避免过长时间煎煮对有效成分的耗损破坏。

2. 器具选择

煎煮器具应选用化学性质稳定的砂锅、不锈钢锅,忌用铁锅、铝锅、铜锅,因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3. 特殊用法

同时应注意有些中药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特殊用法,避免煎煮方法不当使药材浪费及影响用药安全。

4. 煎煮次数

一般情况下,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未煎煮的中药饮片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煎煮好的中药汤剂应冷藏保存及时服用,忌长时间存放。

 

中药什么时候吃较为合适?

饭前胃中空虚,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物都宜饭前服用;

饭后服药,药物与食物混合,可减轻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如清热解毒、滋阴清热的药物因性凉伤胃多宜饭后服;消食药宜饭后及时服用,以便发挥药效。

无论饭前或饭后,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中药服药需禁忌什么?

脾胃虚弱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肝阳上亢见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者忌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级辛热助阳之品。

热性病忌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

寒性病忌食生冷。

疮疡、皮肤病者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食物。

中药与西药一般无明确的用药禁忌,但是建议分时段服用,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高血压春节养生宝典

春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促使血压发生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春季应尤其注意维持血压稳定。心病中心为您送上春季高血压防治小贴士。

 01调畅情志

情志不稳可导致脏腑气血失调,人体阴阳失衡,这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理论认为“怒伤肝、思伤脾”,有一些人由于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浮躁恼怒或忧思过虑,伤及肝脾等脏腑,出现头痛眩晕等症,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所以,春季高血压患者最重要的是疏肝理气、调畅情志。“以情胜情”指轻度的发怒,能抒发压抑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益健康,但暴怒是诱发脑溢血或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对于“怒”,关键在于适可而止。

02适当运动

高血压患者可外出春游、踏青、爬山、慢跑、散步,打八段锦、太极拳。但锻炼一定要有度、有序、有节,不能过于剧烈,也不能时间过长。以每次3060分钟,每周运动至少5天,微微汗出为宜。另外,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调节高血压的重要生活方式。

03饮食适宜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摄入的食物“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地瓜、南瓜等,多吃绿色的蔬菜,摄入高蛋白质饮食,包括植物蛋白如豆制品、鸡蛋等,动物蛋白如鱼、虾、瘦肉等,同时还要注意少盐多水,食盐的日摄入量最好在2克以下。每天至少补充1500毫升水,以防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引发血压升高。还需要戒烟酒,忌暴饮暴食,以减轻肝脏负担。




院长致辞
尊敬的患者朋友、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历经四十年积淀,四平市中医医院以仁爱行医、以诚信立院,...   【详情】
医院简介
四平市中医医院成立于1975年,是四平地区唯一一所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由政府主办的地市级非营利性中医综合性医院。医院肩负着...   【详情】